您好,欢迎访问这里是您的网站名称官网!
+86 0000 88888

联系我们

AG凯发国际|全球赢家信心之选
邮箱:admin@admin.com
电话:+86 0000 88888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经济开发区 在线咨询

案例展示一

友好武汉 “童”样精彩 武汉市儿童友好社区优秀案例展播(六)

发布日期:2024-12-12 13:20 浏览次数:

  为满足亲子家庭对儿童多元发展实践的刚性需求,给儿童搭建校外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争做强国有志少年,助力儿童友好江汉建设,在湖北省地质妇联、江汉区关工委、江汉团区委、江汉区妇联的指导下,江汉区万松街道、地质培训中心、湖北地质博物馆等有关单位联合打造“红领巾地质讲解员”项目品牌,举办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争当湖北地质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

  老带新结对共进。项目由往届红领巾讲解员与本届红领巾讲解员进行结对,交流经验,共同进步,老带新式“传帮带”,实现了新老红领巾志愿者的双向促进与共同成长。

  原标题:《友好武汉 “童”样精彩 武汉市儿童友好社区优秀案例展播(六)》

  以改造的活动空间为载体,聚焦社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需求,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为纽带,运用“五社联动”机制,撬动辖区慈善资源共筑儿童福利保护屏障,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友好空间的活动策划和组织,社会工作者为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成长支持,社区志愿者协助开展活动并维护秩序;另一方面积极整合社会慈善资源,为儿童友好空间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沟通记录建机制。建立微信群、QQ群24小时回应机制,同时,打造红领巾讲解员专属相册,记录成长过程,增强团队凝聚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社区工作人员整合联动社区志愿者,依托改造后的科普馆“微空间”策划实施了多场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关爱活动、“趣味团辅”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等,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和节日活动融入儿童友好空间建设中,持续扩大“微空间”的知名度,使之成为社区儿童社交和学习的重要场所。通过各类儿童服务活动的落地,串联起了社区儿童的课余生活和社区家庭间、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

  章林社区通过细微之处的改进体现了对儿童友好空间的“嵌入式”创新设计,提升了社区空间品质,拓展了传统社区空间功能,实现了多功能活动空间共享,激活了社区儿童参与和共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阵地为依托开展的多样活动及针对社区留守儿童的关爱项目增强了儿童对文化的认识和社区的归属感,促进儿童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社区儿童友好氛围愈加浓厚。2024年5月,章林社区被认定为武汉市首批儿童友好社区。

  新洲区邾城街章林社区位于邾城街南端,2012年由“村”改“居”,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社区。辖区内老旧、新建小区各4个,占地1.5平方公里。社区经调研发现缺乏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健康、有教育意义的公共活动空间,由此从儿童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在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科普馆场地资源和志愿服务资源基础上,通过“微改造+专业服务”,为社区儿童打造了一个相对安全、刺激和包容的多功能活动空间,作为儿童参与社区活动、接受社区教育、参与社区治理的标杆阵地。

  江汉区“红领巾地质讲解员”项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小小讲解员,形成了民呼我应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模式,成为江汉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亮点之一,受到广泛好评,取得区级比赛优胜奖。其项目经验在区内得到广泛复制推广,成功培养了江汉里社区家风讲解员。2024年10月,江汉区“红领巾地质讲解员”和武汉市“小黄鹤观察团”一起走进湖北地质博物馆,探讨儿童友好场馆建设。

  “元老”参与精选拔。由上届优秀红领巾讲解员作为面试官,对新一届红领巾讲解员进行面试选拔,并悉心传授自己总结的心得技巧。选拔采取开放性的面试环节,为孩子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十八般武艺”纷纷上演。

  对社区科普馆的闲置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一方面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游乐区、阅读区、手工制作区等,满足儿童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另一方面着手加装安全防护设施,如柔软的地面材料、防护栏等,确保儿童的活动安全。在不改变科普馆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打造出一个嵌入式的儿童友好“微空间”。

  专业培训强赋能。项目链接湖北地质局培训中心、武汉广播电视台等丰富的辖区资源,为红领巾讲解员提供地质知识、讲解技巧、礼仪规范等专业培训,促进小讲解员综合素质提升,带领小讲解员领略地质学科的无穷魅力,领悟地质工作者精神,激发孩子们艰苦奋斗、勇担重任的爱国热情与“追光”情怀。

  打破限制广招募。从区、街道、社区及各服务单位层面广泛动员,突破学校与区域限制进行招募,确保项目参与者的多样性,扩大项目覆盖。2024年“红领巾地质讲解员”吸引了全市共9个区、67所学校、近百名儿童报名参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儿童和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自2023年4月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实践,围绕“五个友好”,坚持融合发展、全域提升,推动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全领域。

  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涌现出更多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生动案例,以儿童友好“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变化”,持续助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不断推动儿童友好事业融入武汉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多彩实践助成长。在红领巾讲解员培养的主线之外,项目还广泛引入资源,加入亲子公益义卖、亲子公益水枪节活动、科技追光行动、儿童议事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从博物馆走向更多舞台,丰富实践内涵,为少年儿童的全面成长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色彩。

  社区是儿童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支撑。市妇联紧紧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职责,精心统筹,不断创新,通过印发建设指引、明确建设路径;给予项目赋能、打造样板先行;搭建学习平台、加强专业培训;深入宣传推广、激发儿童参与,形成了以儿童友好为切入点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全市各社区结合实际,聚焦“小切口”,从空间营造、服务体系、文化建设、儿童参与等多维度出发,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优秀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做法,提升了社区儿童的幸福指数,绘就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新画卷,用心用情擎画出武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实践样本。

  提升服务定规则。定制专属讲解证,制定场馆志愿服务打卡规则,引导小讲解员们在实践中比拼赶超,精进讲解能力,提升服务意识,讲好地质故事。

  优秀表彰激奋进。项目以积分晋级制,公开公正地对讲解员进行评优评先,对表现优秀的红领巾讲解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红领巾们”代代传承和发扬新时代地质精神,继续用声音和行动,传递知识的火种,展示儿童力量,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86 0000 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