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信‘码’上见”,助力消费者明智决策。“诚信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高效的决策工具。消费者可轻松获取商户的全方位信用信息,原本难以把握的信息为小小的“诚信码”所清晰呈现。这种数字化的信用体系为消费者创造了一个更加透明和信赖的购物环境,助力消费者做出理性购物决策。
原标题:《【典型案例】薛城区2024年度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二)》
(三)全面宣传推广,激活擦亮诚信码。薛城区社会信用中心与各镇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紧密合作,联合全区各镇街市场监管所、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和商户所在村(社区),通过传单发放、电话随访、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全面动员商户签订《文明守法诚信经营承诺书》,并为商家下载张贴诚信二维码。定期开展诚信商户评选等活动,对诚信商户大张旗鼓地予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励。例如,四季菁华街区的“包子客”店铺获评“诚信之星”、“诚信经营示范户”等荣誉,共建共治联盟委员会敲锣打鼓为其颁发流动红旗和荣誉证书奖励。诚信商家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获得了更大的客流量。受到表彰的商家通过积极维护自己的“诚信码”,间接推动了商业环境的良性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进一步践行法治为民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薛城区委依法治区办聚焦法治建设领域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前期征集梳理,组织推选出一批以法治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展播。
去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促消费、优环境的重要作用,打造诚信消费环境,在全区推广“诚信‘码’上见”,为全区商家在醒目位置张贴“诚信二维码”。通过“诚信二维码”,消费者可以全方位获取每家商户的信用信息,方便购物决策;经营者主动“亮信”,以诚信行动赢得信任,吸引顾客,引流促销;监管部门对商户进行实时信用监管评价,提高了市场主体的依法诚信经营意识,进而推动营商环境的优化。小小的商家专属“诚信码”,可视化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信用,让信用信息一扫即得,并实现了“三方共赢”,以信用赋能惠民便企兴商。该案例入选山东省2023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并被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今天推出第二期——薛城区社会信用中心:推广“诚信‘码’上见” 以诚信提振消费 实现三方共赢。
(一)建立组织架构,奠定多方共赢之基。薛城区社会信用中心牵头,联合辖区各镇(街)、商户所在村(社区)和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执法部门,发动商户建立街区(市场)共建共治联盟委员会,实现消费者、商家和执法部门的协同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制定街区(市场)公约和信用评价标准,确保公平公正。消费者、商家和执法部门的代表充分表达意见,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消费者提供需求和期望,商家分享经验,执法部门提供法规和专业知识。通过联动贯通的合作模式,确保了“诚信‘码’上见”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各方共赢奠定基础。
(二)搭建高效能平台,提升信息归集能力。投入300余万元打造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该平台迄今已累计归集信息近9000万条,同时,薛城区还推出了“信用薛城”门户网站和“诚信薛城”手机微信端,形成了一个高度互联的“三位一体”信用信息服务体系。高效能平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信用信息归集能力,也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信用查询和展示方式。特别是依托平台生成商家专属诚信二维码,不仅消费者手机扫码即可查询商家的信用状况,所属社区和监管者也可扫码对商户根据参与志愿服务、亮照经营、门前三包等情况进行即时监管评价,并上传至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让市场主体由“被动受管”为“自律自管”。
枣庄市薛城区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信用促消费、优环境的重要作用,打造诚信消费环境,在全区推广“诚信‘码’上见”,将门前三包、投诉举报等信息纳入商户诚信评价,一码集成实现了“三方共赢”,即消费者通过扫码可知商家诚信度、监管者可通过扫码进行实时评价、经营者可通过“亮信”促销引流。小小的诚信码让信用可视可感,提高了市场主体的依法诚信经营意识,逐步实现商户由“被动受管”变为“自律自管”,推动城市精细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二)“诚信‘码’上见”,激发经营者以信引人。“诚信码”为经营者打造了“亮信”的平台,从而产生了便利化和企业利益的积极社会效应。为商家赋码后,商家更注重自身的信用建设,通过打造守信形象,经营者能吸引更大、更稳定的客流,提高了收益。这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还有利于促进商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和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三)“诚信‘码’上见”,助推监管者实时监管。依托“诚信‘码’上见”工程,监管者能实时了解每个商家的信用状况,大大提高了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使监管者能够及时地掌握市场动态,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秩序。此外,监管者还可以通过“诚信‘码’上见”进行数据分析,深入研究商家的信用变化趋势和经营行为,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